首页

品丝论足优美

时间:2025-05-28 11:12:12 作者:AI如何重塑出版业?专家学者探讨转型之路 浏览量:66059

  中新网深圳5月28日电 (记者 蔡敏婕)“推进出版和科技深度融合不是选择题,而是时代必答题。”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论坛27日在深圳举办,在AI浪潮下,如何利用AI赋能,革新传统出版业,重塑融合出版新业态,成为与会人员论道的焦点。

  在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吉述看来,数字化最大的意义,是形成新的业态。“所以,出版业的技术应用,必须聚焦在产品与产业创新上,加快专业化、垂直化、体系化内容建设。”

  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刘超表示,在各种智慧教育平台不断崛起、传统教材市场份额不再具有优势的今天,教育出版若不能和算法驱动有效融入,将面临用户黏性的流失,甚至将面临“渠道失语”的困境。

 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,在技术和出版深度融合的过程中,需注重产业向新、价值向善、眼光向外。产业向新即用新技术满足出版需求;价值向善是商业与社会价值的深度融合;眼光向外指的是出版需要注重海内外文化内容的融合。

  阿里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媛也提到,大模型本质是“规律的熔炉”——AI是从数据中提取规律,而非机械复制,数据不再仅是资源,更是驱动决策的生产要素。袁媛提出“快慢思考”融合的AI进化方向——既保留创意灵感,又提升事实准确性,为人类创造力装上“加速器”。技术不再是外挂工具,而是生态重构的基因。

  当天论坛现场,“内容为王”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。“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始终是内容。”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庆强调,要通过立体化开发,将单一图书转化为产业链,最终形成生态圈。

  广东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、社长肖风华称,出版业的核心优势在于高质量内容。随着AI进入“结果导向”阶段,专业、精准的垂类数据成为技术进化的“养料”。出版行业能提供的高质量内容在未来会与技术共生,成为技术本身,具有革命性意义。

  与会专家指出,当前内容生产多元化带来诸多挑战,出版社必须拥抱技术,以应对读者需求的升级,在信息过剩时代,要突出内容生产,以精品供给构筑发展优势。

  “未来,没有一个人能忽略AI的存在,AI扑面而来,彻底改变了儿童内容行业的工作方法甚至工作关系,也重构了儿童内容的生产逻辑。”“凯叔讲故事”创始人王凯说,过去,内容创作主要对象是受众,但现在,创作者要让AI理解创作意图,产出不同风格的内容方案。这时候,内容创作者就不只是编剧了,对于内容创作和出版人来说,“AI是工具,互动是手段,成长是目的,孩子是主角”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珠海多部门联合保障香港“七一”假期出入境高峰

29日晚,由全国台联台胞部、辽宁省台联共同举办的2024年两岸婚姻家庭亲子夏令营活动在沈阳开营,本次活动以“感受辽宁振兴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”为主题,40余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将在未来6天走进沈阳、盘锦、锦州、葫芦岛参访交流。

鼓声三响礼乐启门 浙江衢州沟溪村举行孔氏祭典

台湾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邱正豪在致辞中表示,两岸同根同源、同文同种,有着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。朋友不分地区,友谊不限距离,希望通过这次活动,台湾青年能开拓视野、增长见识,感受中华文脉、探寻文化记忆、传承文化基因,共谱青春交响,共创美好未来。

深港两地深化警务合作

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三希堂线装文化园车间主任 韩波:这个纸捏不起来,怎样做都捏不起来,在网上找了好多种,到最后才找着这种有小颗粒感。没有手指套的时候,他们一天能折3000,当用了手指套后,他们一天能折5000到6000。

广西百色一直升机坠毁 致1死3伤

何立峰表示,中方愿与英方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,重启中英经济财金对话,加强发展战略对接,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,拓展金融、绿色经济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。

河北广平后南阳堡村:农村新场景引客来

参加2024年中日韩—东盟“青年大使”交流项目的很多外国青年都学过中文。“近年来,在我们学校,越来越多的同学把中文作为第二外语。”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佐藤知穗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